BIM技术为建筑业信息化提供新思路

 

 

前不久,英国首都伦敦提出了将要建造复合用途的大厦,这个名为“无尽城市”的项目将建一座300米高的摩天大厦,未来也许可以容纳整座城市。这种混合用途的摩天大厦将极大地节省拥挤城市的空间……一时间这个项目引发大众关注。

站在建筑行业的角度来深思这条新闻的背后,能够容纳一座城市的建筑,对建筑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 是对于步入建筑信息化时代并不长的中国建筑行业而言,尽管项目不在中国,但未来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将如何推动建筑朝着更加包罗万象的方向前行?其信息化的走 向如何,趋势又是怎样的?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大到未来建筑行业,小到各个企业,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技术标准,都将在这样的变革中完成自身信息化的转型。

  为更加全面的信息化做准备

  在中国,面对建筑信息化的狂潮,已经有很多的项目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来完成很多之前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亦称广州东塔,就是众多 项目中的一个,其建筑总高度530米,已于7月封顶,位于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CBD中心地段,规划用途为商务办公,用地面积26494.184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地面以上35万平方米。中建三局一公司副总工程师、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总承包项目总工程师杨玮对记者说:“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应用了很多先进的信息化的技术,BIM是其中之一。现在都在提绿色建筑,其实绿色建筑的整个能耗非常大,我们在做项目时,就是要应用BIM技术降耗。如今,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肯定是一个大趋势,尤其是应用BIM以后,能够在BIM建模中实现的细节在现实生活中肯定能够实现。”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袁正刚认为:“信息化管理无疑成为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应该成为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

  完善标准势在必行

  虽然眼下,像BIM、云计算移动应用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充斥着建筑企业信息化,但袁正刚一阵见血地指出:“目前,信息化呈现的是一种高层重视、中层短视、基层忽视的断层和孤岛,信息化存在投入不够、有失规范、标准缺失等问题。”

  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际跌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低谷。作为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整合现有资源的有效手段,同时,对于建筑业信息化建设额而言,完善标准已经势在必行。

  为深层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BIM是一种高效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因为BIM本身就是为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产生的,它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种信息模型,而不是针对某一个 阶段。它不仅是设计阶段的信息模型,同时也是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的信息模型。用BIM可以很好地打通每一个阶段,信息模型会从一个阶段传递到另一个阶段, 真正做到信息和模型流动,并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

  可见,BIM必须依靠项目得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袁正刚说:“BIM与项目管理要很好地结合,因为纯粹BIM不能替代项目管理,就广州周大福金 融中心这个项目而言,在这点上,其区分还是很好的,没有涉及项目管理的流程,BIM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以前做不到的东西。当然,广联达在这方面,更加关注 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BIM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设计院及业主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建筑时报)

 

 

下一篇: BIM之变
浏览次数: